...
新华财经北京3月29日电(记者闫鹏、刘玉龙)证监会主席易会满近日表示,把办好北交所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围绕“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这个定位,坚持突出特色、错位发展,不断完善市场产品体系,促进投融资两端动态平衡,推动北交所高质量扩容,尽快形成规模效应。
业内认为,形成初始市场规模、聚集一批市场认可度高的上市公司群体,是交易所产品创新、健全各项功能、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同时要加强投资端建设,形成投融资均衡发展、交易透明高效、各类投资者积极参与的交易生态。
当前,一批优质创新型中小企业初步聚集北交所,行业主要分布于现代制造、信息技术、医药生物等创新领域,盈利能力和成长性较强,创新属性明显,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超四成,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九成。截至3月28日,北交所上市公司183家,总市值2452.67亿元。
高质量扩容是当前北交所市场建设的重中之重。事实上,北交所一直在探索高效的审核机制,2022年从受理到注册平均用时145天,并在此基础上实施一体化“流程再造”,建立了挂牌、上市直联审核机制,让优质企业挂牌满一年后可以迅速实现发行上市。
近日,北交所下发的最新发行上市审核动态中专门设立了《直联机制专刊》,其中明确对于符合条件的优质企业,争取实现“12+1”上会审议的工作目标,即优质企业通过直联机制可以实现常态化挂牌满一年后1个月内在北交所上市。
据新华财经了解,截至2023年2月底,北交所已完成3家直联企业挂牌申请的受理审核工作,并且还收到了证券公司报送的40余家企业适用直联机制的意向申请,这部分企业盈利能力强、成长性良好、技术创新能力突出,将于近期陆续提交挂牌并适用直联机制的正式申报材料。
“从公司结构看,能够支撑市场深度的龙头企业相对不足,发展北交所的当务之急就是要推进市场高质量扩容。”证监会副主席王建军在2022年9月举行的“资本市场助力国际中心建设”论坛上表示,在新三板层层递进的结构下,申报北交所的公司均已通过了基础层、创新层的培育和规范,这是在坚持质量优先的基础上,加快审核支持一批优等企业快速发行上市的基础所在。
渤海证券做市业务负责人张可亮认为,资本市场如何高质量服务广大的创新型中小企业,不仅沪深市场没有经验可循,国外也没有成功案例,都需要北交所在遵循证券交易所一般规律的基础上,认真做好制度设计、做好实践探索,形成服务中小企业的自身特色。
高质量扩容对投融资两端动态平衡也提出更高要求。过去的一年,北交所推出一系列标志性改革举措,北证50指数、融资融券、混合做市陆续落地,在促进市场流动性改善方面正逐步发挥效应。目前,北交所良好的市场生态初步形成,投资者开户总数已超过550万户,600余只公募基金正参与市场。
“目前有大量的专精特新企业亟待资本市场服务,北交所的市场活跃还需要有投资主体,但目前中国的投资机构大都是伴随沪深市场发展起来的,主要是投资于沪深市场,投资于中小企业的机构相对较少。”张可亮表示,北交所未来能否高质量扩容,尽快形成规模效应,关键在投资端。希望国家能够出台政策,引导各类投资机构投资北交所,投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这也是践行普惠金融理念,践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具体体现。
在近日北交所组织召开的市场人士及自媒体代表沟通会上,北交所副总经理李永春表示,今年北交所将进一步加强与地方政府、中介机构等各方面的沟通对接,加大市场培育推广工作力度,优化审核机制,持续做好优质创新型中小企业特别是专精特新企业北交所上市服务工作;继续推进北交所关键制度创新,进一步提升流动性,完善市场交易融资功能;大力打造市场服务品牌,制定实施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有关计划,加快推进市场服务平台建设,推动落地相关服务品牌项目,加强与媒体沟通合作,进一步提升市场影响力,增强市场主体获得感、满意度。
编辑:翟卓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