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财 > 正文

赋能效应凸显 北斗应用规模持续扩大

赋能效应凸显 北斗应用规模持续扩大

...

新华财经北京5月19日电(记者杨洁)5月18日,导航定位协会发布的《2023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2022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到5007亿元,较2021年增长6.76%。导航定位协会会长于贤成表示,随着新基建、数字经济等重大战略的实施,时空大数据、城乡数字底座、无人系统、智能信息服务等正在蓬勃发展,进一步拓展了北斗时空信息应用与服务的广阔市场,推进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在各行业各领域的深化应用。

重点领域持续发力

白皮书显示,2022年包括与卫星导航技术研发和应用直接相关的芯片、器件、算法、软件、导航数据、终端设备、基础设施等在内的产业核心产值同比增长5.05%,达到1527亿元,占总体产值的30.50%。由卫星导航应用和服务所衍生带动形成的关联产值同比增长7.54%,达到3480亿元,占总体产值的69.50%。

当前,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领域企事业单位总数保持在14000家左右,从业人员超过50万。截至2022年底,在境内上市挂牌的业内相关企业(含新三板)总数为92家,上市公司涉及的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相关产值约占总体产值的9.02%。

于贤成表示,2022年我国北斗应用总体规模稳步提升,机制进一步健全,基础设施愈加完善,标准化建设取得新进展,检测认证体系日益强化,重点领域持续发力,国际合作实现稳步发展。北斗规模化应用正在全面开启市场化、产业化和国际化发展的新篇章。

根据导航定位协会研究分析,2022年国内卫星导航定位终端产品总销量约3.76亿台/套。其中,具有卫星导航定位功能的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2.64亿台,车载导航仪市场终端销量超过1200万台,包括物联网、穿戴式、车载、高精度等在内的各类定位终端设备销量超过1亿台/套。

进一步融入大众市场

白皮书显示,2022年,交通、公安、农业等领域已初步实现北斗规模化应用,北斗提供的时空信息已经深入基层业务环节,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具体来看,交通运输领域已在道路营运车辆、邮政快递车辆、内河船舶及远洋船舶、通用航空器等方面累计推广应用各类北斗终端超过810万台/套;移动通信领域已有近330万座4G和5G基站应用北斗授时;农业领域已在农机自动驾驶、农机远程监测、渔船等方面累计推广应用各类北斗终端近160万台/套。

同时,高精度市场进一步快速发展。2022年,国内市场各类高精度应用终端(含测量型接收机)总销量超过200万台/套,其中应用国产高精度芯片或模块的终端超过80%。

北斗系统进一步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北斗成为智能手机的标准配置。2022年,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2.64亿台,其中2.6亿台手机支持北斗功能,占比达到98.5%。目前,国内大多数涉及地图服务、导航和购物等的手机APP,绝大部分已经支持北斗应用。2022年,百度地图与高德地图先后宣布正式切换为北斗优先定位,北斗定位服务日均使用量已超过3600亿次。

目前,北斗高精度智能驾驶系统已形成规模化应用发展态势,利用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构建了北斗多源融合高精度智能驾驶方案,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等封闭场景提供高级别辅助驾驶功能,可以实现自主跟车、超车,自主切换匝道等。副总裁兼总工程师、上汽研发总院院长祖似杰介绍,未来将持续实现北斗系统和车辆智能化的技术融合创新,将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与车辆智能化和智慧交通等应用技术相结合。

应用场景和模式多元化

据导航定位协会副秘书长、北斗时空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李冬航观察,近年来,包括利用时空信息进行监测、控制、导航等在内的大量新兴位置服务市场表现活跃,在总产值中的占比持续增加,时空信息技术的赋能效应持续凸显。

根据白皮书,随着北斗应用的泛在化、嵌入化、隐形化、标配化和业务化发展,未来更多市场需求将从定位导航授时及综合位置服务,逐渐转向时空信息采集与服务,北斗应用规模将扩大,应用场景和模式将更加多元化,市场将被重新定义,形成以时空信息获取、处理和服务为主的新经济形态,成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加速推进,将带来信息产业发展的新局面。李冬航称,自动化和无人化已成为大势所趋,北斗将在安全、精准、远程、提质、增效等方面发挥显著效能。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正在向综合PNT与时空服务产业全面跨越升级,预计未来将形成万亿元产业规模。


编辑:罗浩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