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资本市场多渠道发力支持科技创新

资本市场多渠道发力支持科技创新

...

新华社北京6月9日电(记者刘羽佳)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近年来,从设立板并试点注册制到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资本市场各项制度规则不断完善,有限、宝贵的资源逐步聚焦科技创新领域。

“当前,我国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历史交汇期。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对于中国式现代化发挥着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日前在第十四届论坛上表示。

在易会满看来,资本市场具有独特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更加契合科技创新企业的“迭代快、风险高、轻资产”等特征,能够有效促进创新资本形成,赋能科技成果转化,在完善公司治理、激发企业家精神、畅通“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结构持续优化、质量不断提升,一批打破国外垄断、自主创新能力强的龙头企业成功上市。据统计,目前A股上市公司已超5000家,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超过一半,高科技行业市值占比由2017年初的约20%增长至近40%。

“近年来,我们以设立板并试点注册制为突破口,健全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制度机制,科技创新企业在新上市企业中占比超过七成,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一批先导产业集聚效应显著。”易会满说。

当前,板“硬科技”定位彰显,行业分布集中于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已有250余家;创业板涌现出一批创新“领跑者”和产业“排头兵”,144家公司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北交所上市公司中,战略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公司占比超八成……沪深北交易所各板块定位更加清晰,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更加完善。

与此同时,在关键制度方面,优化红筹架构、特殊股权结构企业上市制度,更好地适应高科技企业多样化的股权设计需求;允许符合一定条件的未盈利企业在板、创业板上市,支持处于研发阶段尚未形成一定收入的企业上市,更加契合科技创新企业前期投入大、收入和盈利需要爬坡跃升的现实特点……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显著提升。

受益于此,一批原本只能寻求赴境外上市的企业,成功实现境内上市。证监会数据显示,目前,板已有51家上市时未盈利企业、8家特殊股权结构企业、6家红筹企业、19家第五套上市标准企业。

易会满表示,证监会将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守板、创业板、北交所的差异化特色化定位,探索建立覆盖股票、债券和私募股权的全方位全周期产品体系,持续完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员工持股等制度机制,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适时出台资本市场进一步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政策措施。

聚焦债券市场,截至2023年3月底,交易所市场共计发行债283只,发行规模2100亿元,募集资金主要投向半导体、人工智能、新能源、高端制造等前沿领域,积极助力科技成果加速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此外,近年来投融资两端齐头并举,证券基金经营机构积极投资科技企业,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监管生态、市场生态正在逐步形成。

在易会满看来,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基础。他表示,将加快完善制度规则,全面深化债券市场功能,更好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大项目建设,助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同时,助力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引导更多资源集聚到现代化产业体系关键领域。


编辑:罗浩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