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百年保险资管董事长杨峻
题:基民总在亏钱 只是基金公司的错吗?
在多重因素扰动下,A股近期出现普跌行情。沪深300指数5月单月下跌5.72%,偏股基金指数(930950.CSI)单月下跌4.50%,今年以来,全市场仅有四分之一左右的偏股混合型基金实现了正收益。没有了赚钱效应,公募基金的发行也降到了冰点,5月仅有34支基金成立,发行份额311.47亿份,创下2015年7月以来的新低。
在惨淡的行情面前,不少投资者终止了坚持的定投,甚至含泪割肉离场,涌向“保本”、“正收益”的银行存款、基金、债券基金。基民、媒体齐齐喊话,认为“旱涝保收”的基金公司应该为钱袋子的保值增值担负起更多责任。
解决基民总亏钱的难题是一个系统工程。基金公司作为基金的管理人,确实需要对基金产品的收益负责。但如果将基民不赚钱的责任都归咎于基金公司,却也有失偏颇。
就当前的市场,谈谈几点看法。
1、市场运行有其自身规律,出现周期性波动很正常,再厉害的投资大师都不可能背离市场规律。作为经济的晴雨表,其涨跌通常反映了对经济前景的预期。在经历了40多年高速发展后,当前国内经济正在进行深刻的结构调整。从过去依靠地产、基建投资的高增长模式,进入到追求高质量发展、增速相对减慢的新阶段。短期看,市场本身波动性在加大,行业走势分化加快,下行在所难免。
而公募基金主要追求相对收益,重在风格稳定和业绩可持续,通过对个股、行业的挖掘,获得相对市场的长期超额收益。当股票市场整体下行时,基金管理人如果能做到比市场少亏,其实就已经不错了。但对于过往习惯了保本和绝对正收益的大多数普通投资者来说,还是难以接受公募基金追求相对收益的事实。事实上,以偏股基金指数为例:2014年至今,偏股基金指数的累计涨幅为108%,同期沪深300指数累计涨幅为58%。即便是赚钱效应不明显的最近三年,偏股基金指数的涨幅为5%,而同期沪深300则为-5%,中长期超额收益很明显。
2、要让普通赚钱,财富管理行业上下游都需承担责任。基金公司作为财富管理行业的上游,负责优秀产品的供给,实现产品本身超额收益稳定和风险收益最大化。而下游的银行、券商、第三方独销机构等财富管理机构,作为连接基金管理人和客户之间的桥梁,应为客户收益体验负责,引导投资者用正确的投资行为实现投资目标,努力提升客户的体验感、获得感。
然而,不少财富管理机构虽然都标榜着“以客户为中心”,但实际动作更多仍是“以销售为中心”,从顺人性、利于销售的角度选品,运营。如紧追市场热点、选择性展示过往高收益率等;产品功能也更多向利于转化和交易的方向打造。基金盘中估值功能便是一个典型,是炒股思维的延续,非常不利于普通获得持续盈利。相信也正因为此,这个功能最近已被监管叫停。
市场是周期波动的。过往涨得好、收益率高的行业和赛道,通常也隐藏着泡沫和风险,赔率和胜率都在降低。如果财富管理机构利用人性的贪婪,在高点将投资者吸引进场,产生亏损的可能性当然就大。发现投资者亏损后,又迎合人性的恐惧,满足“杀跌”需求,打出“追求正收益”的宣传话术,引导客户回流货基、债基。高点兴奋进场,低点黯然离开,这样的轮回在普通身上不断重复上演。利用人性的弱点促进销售的手段,只会带来糟糕的投资体验,最终导致社会对财富管理行业的不信任。某一线城市基层街道办甚至打出了“投资理财和股票,都是骗子设的套”的宣传标语。而上一个被全民唾弃的,是P2P。
要打破这个糟糕的负向循环,FOF和基金投顾就是解法。对于基金公司来说,通过FOF产品,进行大类资产配置和基金优选,有助于降低产品的波动,提高胜率。在A股牛短熊长的大环境下,低波动的FOF产品更能使客户拿得住。而对于财富管理机构,比起单纯,基金投顾服务可以利用专业帮助客户对抗人性,引导客户做出逆人性的、更容易盈利的投资决策。就在周末,证监会发布了《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投资顾问业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希望行业通过培育专业买方中介力量,改善投资者服务和回报,促进基金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其实解法就在那里,就看谁有认知、决心去践行。财富管理机构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历史机遇,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少些顺人性的套路,多些逆人性的引导,多做利于构建信任、长期难而正确的事情。
3、长期来看,权益类资产仍然是收益率较高的资产。市场反复磨底,煎熬难耐,不少投资者对偏股基金等权益类资产是否仍然值得配置产生了动摇,转而配置了所谓“追求正收益”的货基、债基产品。然而,权益类资产仍是长期收益率较高的资产类别。作为理性的投资者,资产配置中非但不能抛弃权益类资产,相反,在市场低迷的阶段更应该加大配置力度。
理论上说,股票的收益最终来自于上市公司净资产的增值。随着经济发展,公司的盈利也会不断增长,最终带来净资产的不断增值和股价提升。从实践数据来看,偏股基金指数从2015年以来的年化收益率超过6%,偏股混合型基金年化收益率中位数为13.45%,均远高于基金指数(H11025.CSI)的2.88%/年和纯债基金指数(930609.CSI)的3.99%/年。长期投资,可以用时间去熨平波动。如果是长期不用的钱,投资于货基或债基,一定会有较大的收益损耗。在市场低迷阶段引导较长期限的资金投资基金显然并不合适。
进一步讲,从支持国家实体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也需要引导更多的长期资金进入到权益市场,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货基和债基的底层是债权性融资工具,需要定期还本付息。而偏股基金的底层则是股票,是对企业的直接投资,没有定期还本付息的要求。我国目前经济结构转型中特别要加大高科技产业的投入,而股权类资金恰恰与高科技等先进制造业资金需求匹配。
4、多点乐观,相信均值回归。万物都逃不开“周期”二字,市场自有它长期运行的法则。涨多了会跌、跌到位了涨的概率也在上升。经济活动和投资者的热情,从充满信心到彻底绝望,再从彻底绝望到充满信心,也都存在着周期波动。每一轮上涨或下跌周期不论多长,最终都会由于过度而被纠正。对过度乐观或者过度悲观的纠正,就是周期。
当前国内A股从估值、股债性价比、市场情绪等指标来看,确实已经临近冰点。比如估值方面,当前A股PE中位数为26倍,已经低于2008年金融危机时的29倍,接近2018年末估值大底时的24倍;股债性价比方面,沪深300股息率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之间的差值也位于近10年的后10%分位,表明股票与债券相比,已经具有很高的相对配置价值;市场情绪方面,5月新基金发行创下近8年新低。从过往的历史表现来看,当估值持续走低、市场情绪降至冰点时,往往孕育着反弹的机会。比如以股债性价比指标为例,按照当前的历史分位数水平,投资沪深300指数持有一年的盈利概率超过90%。
买在无人问津处,卖在人声鼎沸时,道理大家其实都懂。但每次持续下跌的时候,大家又都会想这次会不会不一样,担心谷底之下还有谷底。人在悲观的时候,总是容易放大不利因素的影响。就像现在,种种不利因素都在加剧着大家的焦虑,觉得这次很难。
其实,要说难,改革开放刚开始时的艰难险阻是不是更难?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遭遇西方封锁是不是更难?甚至去年疫情肆虐时,是不是更难?那么难都能趟过去,何况现在这样的困难。虽然当前受到国内外环境变化带来的压力,但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政策空间充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因此我们对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要有充分信心和耐心,在市场低迷时应该更乐观一点。
悲观者正确,乐观者成功。相信均值回归,坚持难而正确的事。
因为相信,选择坚持,所以看见。
编辑:黎轲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