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财经上海7月22日电(记者杜康、潘清)2019年7月22日,随着黄浦江畔一声锣响,板正式开市,首批25家上市公司亮相。四年后的这一天,板已逐步成为我国“硬科技”企业上市的首选地。上市企业超540家,2022年研发投入规模突破千亿元、新增知识产权4.3万项……从一连串数字背后,人们正见证并共享板块试验田中结出的累累硕果。
聚焦“硬科技” 上市企业年研发投入规模超1200亿元
——540+家、6.7万亿元。
开市四年,板的“试验田”里已枝繁叶茂。截至2023年6月底,板累计受理企业934家,上市542家,首发融资额8477亿元,占同期境内A股融资总额的四成以上,市值6.7万亿元,引导资本投向科技创新领域的效应凸显。
行业分布集中于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板服务国之重器的示范引领效应和规模效应日益显现。其中,集成电路领域板公司总数达101家,占A股同类上市公司的六成;生物医药领域上市111家,成为美国、中国香港之外全球主要上市地。新能源领域,已有16家光伏企业,16家动力电池产业链公司,绿色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工业、轨道交通等产业链也已初具规模。
——1285亿元,4.3万项。
“硬科技”成色日益凸显。2022年板公司研发投入规模首次突破千亿元,达到1285亿元,同比增长28%;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平均为16%,同比提升3个百分点。其中,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行业近70家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超过30%,超50家公司研发投入超过5亿元。
创新成果竞相涌现。2022年板公司新增知识产权超4.3万项,同比增长25%。目前,平均每家板公司拥有发明专利达152项,90家次公司牵头或参与的项目曾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等重大奖项。
落实国家重大战略。板公司上市后充分发挥研发创新能力,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研计划的科研攻关。在科技部组织的56项“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36家板公司参与了其中22项,覆盖基础科研、关键仪器、前沿材料等多个关键领域。
以股权激励留住、吸引和激励人才。截至2023年6月30日,共有334家公司推出超过460单股权激励计划,板块覆盖率62%。超过九成公司选择第二类限制性股票作为激励工具,平均折价54%。
——96%,8.9亿元。
推动科技、资本、产业形成良性循环。板推出后打通了创投在科技创新行业“募投管退”全环节,激发了全社会创新创投热情。96%的板企业在上市前获得创投资本支持,合计超6000亿元,平均每家获投约8.9亿元,显著高于其他板块。
深耕“试验田” 系列制度创新结出丰硕果
作为中国资本市场改革“试验田”,板设置了更具包容性、更多元的上市条件,让原本无缘A股的一些企业实现境内上市,在成长较早阶段获得资本市场的“活水”灌溉,彰显了资本市场对于科技创新的支持。
——52家、8家、6家和20家。
目前,板已有52家上市时未盈利企业、8家特殊股权架构企业、6家红筹企业、20家第五套上市标准企业。获得资本市场支持后,这批企业普遍发展势头良好,已有18家上市时未盈利企业实现扣非前后净利润均转正。
境外回流企业集中通过板重回A股。一批已经或曾经在境外上市的“硬科技”企业,通过两地上市、分拆上市、私有化回归等方式,重新回到A场怀抱。目前,板已有13家多地上市公司,9家通过境外分拆方式回归,10家通过私有化回归。
率先试点注册制改革以来,板也在发行、上市、信息披露、交易、持续监管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创新,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创业板、北交所的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
——29.5%。“包容”但不“纵容”。板持续提升发行审核质效,持续坚持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审核理念,把好上市企业入口质量关。通过审核问询、现场督导、自律监管等全链条监管,板审核注册环节共淘汰企业235家,淘汰率29.5%左右,有效减少企业“带病申报,抢跑占位”。
——2.6万次。持续优化完善“开门办审核”机制,以“店小二”精神,转作风、优服务,提升市场获得感。今年以来,上交所接待板申报前咨询沟通108次,较去年同期提升了86%;接待在审项目313次,平均每天接待企业2.6家;接听咨询电话超2.6万次。持续推动审核标准公开,及时回应市场诉求。
——46.6倍。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构建市场化发行定价制度。板建立以专业机构投资者为主体的市场化询价、定价和配售机制,由买卖双方充分博弈形成反映企业内在价值的新股价格。截至目前,板公司发行市盈率中位数46.6倍,呈现出“一企一价”、优质优价、龙头溢价的特征。
——2655亿元。完善持续监管制度,推动板公司高质量发展。板进一步畅通上市公司融资渠道,提高了融资的便利性。截至今年6月底,共有180家次板公司推出再融资方案,合计拟募集约2655亿元。
编辑:吴郑思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