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财经合肥3月9日电(记者 王菲)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以及人们消费需求的提升,苗木产业面临新的市场机遇和挑战。业内人士认为,我国目前已是世界最大的花卉苗木产销国,然而总量供给过剩和结构性供给不足并存,经营效益不高、信息不对称、跟风种植等现象制约了苗木产业的发展。新形势下,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亟待补齐数字短板。
在新华·中国(合肥)苗木价格指数2023年首场发布会上,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国苗木供需存在结构性供给不足现象,随着耕地保护政策的深入实施,苗木生产供应量将持续减少。“十四五”期间人工造林面积大幅减少,苗木需求量将逐步减少,而同时对苗木的品种及质量要求将越来越高。当前苗木产业发展面临着不平衡不充分、总量供给严重过剩和结构性供给不足等问题。
“经过几十年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花卉苗木产销国,苗木花卉种植面积159万公顷,年销售额达2100亿元。”中国花卉协会绿化观赏苗木分会执行会长吴世光说,与此同时,我国的苗木产业还存在着产品品质欠佳、产销方式落后和经营效益低下等问题,苗木产业由“大”到“强”,亟待补齐数字短板。
受访业内人士指出,当前,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浪潮呼啸而来,但苗木产业仍是数字化和智能化程度较低的行业之一。当第二、第三产业正在加紧做“智能加法”之时,苗木产业还处于“数字洼地”,创新能力不足,同时行业“内卷”现象较为严重。
安徽省林木种苗协会会长丁增成说,近年来,安徽苗木产业迅速发展,苗木产业已经成为安徽省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的主要产业之一。但是长期以来,苗木产业存在信息不对称、跟风种植、资源浪费等问题,苗木产业急切需要权威公正、准确有效的信息引导苗农合理高效种植。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以及人们消费水平的提升,给苗木产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新发展阶段,数字化、标准化、集约化的生产经营方式是我国苗木产业由传统行业向现代产业转型的必然选择。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联合发布的《关于推进花卉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明确指出,从加强数字化赋能、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加快花卉种业创新、强化产品质量提升、优化产业布局结构、延长花卉产业链等方面发力,推进花卉业高质量发展,到2035年力争实现年销售额超过7000亿元。
在吴世光看来,这一政策也为苗木产业科学、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新形势下,如何充分发挥科技赋能的作用,开辟新赛道,开拓新市场,对于苗木产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意见》提到要推进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在花卉产业中的应用,推动全价值链协同发展。
安徽省合肥市作为华东地区具有影响力的苗木产区,当地的花木种植面积超过100万亩,近几年,合肥加快数字化转型,探索数字经济与苗木产业有机融合的新路径。
在去年的中国·合肥苗木花卉交易大会期间,全国(合肥)苗木花卉交易信息中心正式揭牌,该中心以大数据、云计算技术为支撑,打造国家苗木信息平台、苗木交易平台和苗木价格指数平台,推动全国苗木信息共享和苗木交易创新,助力苗木产业数字化转型。
安徽省林木种苗总站站长吴荣认为,当前,我国苗木花卉产业已经进入数字化发展新阶段,要进一步发挥苗木信息采集点、苗木花卉专业市场和线上苗木交易动态数据的核心作用,持续优化价格指数平台建设,为林企苗农合理安排生产经营计划、科学制定市场价格提供参考依据,赋能苗木花卉产业提质增效。
在吴世光看来,苗木产业面临提档升级的关键期,要紧跟数字时代步伐,牢牢把握苗农致富、企业增效、市场兴旺三个维度,借助数字赋能,创新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加快研发新品种、新技术,畅通研发、生产、流通、服务、消费信息,推动数字经济与苗木产业深度融合,激活苗木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编辑:高二山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发表评论